
來自四面八方的食客看單點菜。(本報記者 李新輝 攝)
本報記者 王希臺
編者按:一筷一品,皆是文化;一滋一味,俱含鄉(xiāng)情。湘潭市,這片紅色熱土,不僅孕育了燦爛的歷史文化,更以其獨具魅力的飲食文化令人心馳神往。人間煙火氣,最撫凡人心。湘潭市的煙火氣,是清晨米粉鋪蒸騰的熱氣,是正午灶臺躍動的火焰,是傍晚小巷飄香的誘惑。這煙火氣中,藏著這座城市的溫度與靈魂,更蘊含“不時不食”的飲食智慧。即日起,本報特推出“吃在湘潭·旬味時光”欄目,我們將循著四季輪回的腳步,探尋地道湘潭菜的時令之味,感受食物與季節(jié)的美妙共鳴。
從2018年11月5日在抖音發(fā)布第一條“小炒黃牛肉”湘菜視頻到2025年8月23日發(fā)布的“干椒五花指”視頻,“老細屋里私房菜館”一步一步教做湘菜的視頻火了,抖音粉絲一路上漲,目前已達115.2萬。
7年時光,從夫妻店到百萬網(wǎng)紅店,“老細屋里”的湘菜為何這樣“抗打”?“好食材,簡單做,沒那么多花里胡哨?!边@簡單的一句話,是“老細屋里”7年如一日堅持的烹飪哲學(xué)。
在大環(huán)境不是很好、不少餐飲店改行的情況下,位于岳塘區(qū)霞城街道霞城村一條偏僻的巷弄子里,一家古香古色的“老細屋里私房菜館”卻客流如潮。
8月25日清晨,食客們就從四面八方陸續(xù)來到“老細屋里”,人流、車流讓小巷熱鬧起來。點菜板上,“本店推菜”“經(jīng)典菜”“必點菜”“推新菜”等菜品分門別類,一目了然。
食客們圍成半圓狀,看單點菜,從容等候。老的少的,中年青年,都能找到各自喜歡的口味菜。
“玩在長沙,吃在湘潭。通過抖音宣傳地道湘潭菜,我們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食客慕名而來,其中外地食客占比超六成。”“老細屋里私房菜館”負責(zé)人羅磊介紹,在全國一大批美食博主的推介下,湘潭菜在外地漸漸有了名氣。
“韻味毛肚、蒸白刁、馬家河黑山羊、鍋餃等菜品都成了必點菜?!绷_磊說,這些菜其實大多數(shù)湘菜館都有,但他們店是確確實實炒出了“湘潭味”。
羅磊說,炒好湘潭菜,要做到“辣椒、本土食材、廚師手法”三者運用自如,才能讓食客感受湘潭菜的靈魂。
說到湘潭菜的靈魂,就不得不說湘潭“紅醬”。羅磊說,“老細屋里”的紅醬都是自己研發(fā)制作,廣泛運用于各種菜品中,可以說是“一醬封神”,成為每一道湘潭菜提味的“秘密武器”。
“伏天是制作辣椒醬最好的時候,我們采用的是中路鋪鎮(zhèn)的‘雞腸椒’,這種辣椒皮薄肉厚,辣中帶甜,是制作紅醬的最好原材料?!绷_磊說,家常羊肉、紅燒水魚等湘潭本地菜,加入紅醬翻炒后味道那是一個鮮!
“羊肉性溫,是秋冬溫補的絕佳食材,立秋過后,建議大家多吃家常羊肉?!绷_磊說,他們家的家常羊肉因為有紅醬提鮮,已成為店里的招牌菜。而且,因為紅醬味鮮純香,有很多顧客都要帶幾瓶回家,漸漸成了店里的“伴手禮”。
目前,“老細屋里”的湘潭紅醬已申請獲得湘潭縣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并設(shè)立現(xiàn)代化加工廠,年產(chǎn)量達300噸,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各地。
“吃湘潭菜,更有人情味!”羅磊的話語中帶著溫度。他深知,每一道湘潭菜都不只是食物,更是一段歷史的沉淀、一份鄉(xiāng)情的寄托。許多在外的湘潭人,常常因為嘗不到一口地道的家鄉(xiāng)味而心生牽掛——那碗濃香的紅燒水魚、家常羊肉,早已不僅是舌尖上的享受,更是連通記憶與歸屬的文化符號。
如今,“老細屋里”正試圖縮短這份鄉(xiāng)愁的距離。繼在長沙開出分店之后,他們正積極籌備遠赴澳大利亞悉尼開設(shè)新店,讓湘潭味漂洋過海,走進更多異鄉(xiāng)人的餐桌。
責(zé)編:周冠成
來源:湘潭日報
“面包媽媽”黃文韜:身殘志堅勇闖創(chuàng)業(yè)路 用雙手揉出生活的甜
老細屋里&崔老板蟹鉗:強特色、優(yōu)服務(wù)、樹標(biāo)桿,推動“吃在湘潭”品牌火起來
書香岳塘:暢游書籍的海洋——小谷吖循環(huán)書倉
禁燒秸稈護生態(tài) 巧用廢料變資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法華山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山市晴嵐
“我愛湘潭我的家——岳塘記憶”文化打卡點:昭潭
下載APP
分享到